•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联盟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谈生意,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从“强制刷脸”系统到“智慧停车”软件,个人信息屡遭过度收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2 20:14:52   浏览次数:1  发布人:e03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那么这种人脸识别从你的管理角度来说你可能有一大堆理由但是从法律上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充分地告知因出入“强制刷脸”小区物业遭起诉重庆渝中,2022年6月,住户李纪良得知物业公司要在公寓楼的出入口安装一套人脸识别的闸机装置。他认为,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刷身份证进出,物业公司都会收集他的一些个人信息。他曾多次就安全问题询问物业公司,但对方一直没有明确答复。无奈之下,李纪良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删



    那么这种人脸识别

    从你的管理角度来说

    你可能有一大堆理由

    但是从法律上来说

    最重要的是

    你有没有充分地告知

    因出入“强制刷脸”

    小区物业遭起诉

    重庆渝中,2022年6月,住户李纪良得知物业公司要在公寓楼的出入口安装一套人脸识别的闸机装置。他认为,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刷身份证进出,物业公司都会收集他的一些个人信息。他曾多次就安全问题询问物业公司,但对方一直没有明确答复。



    无奈之下,李纪良将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删除此前收集的他的人脸及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提供非人脸识别的替代性门禁措施。法院认为,被告物业公司在未经原告单独同意的前提下对其人脸信息进行收集,侵害了原告的个人信息人格权益。判决被告物业公司立即停止,并删除所收集的个人信息。

    判决生效后,物业公司把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停用了。但对于是否删除了个人信息,李纪良也无法核实。于是,他将相关情况举报到了检察院。检察官发现,物业公司存储个人信息的电脑与互联网相连,存在着泄露风险。



    2023年2月,检察院向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发了一份磋商意见书,要求对方履行职责,督促物业删除违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

    智慧停车软件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举报

    河北保定,2025年,检察院接到举报,反映当地一款智慧停车软件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经查,该软件可以一次性任意捆绑五辆车的相关信息。捆绑后,不仅可以看到这五辆车进出停车场的时间,还能对车辆的位置进行查询。

    经检测发现,车辆进出停车场时,该软件还会对车辆进行拍照,拍到的不仅有车牌号,还有驾驶人的人脸。此外,该软件在收集和处理公民个人信息时,并没有根据法律规定提前告知,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



    在查清问题后,检察院向行政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其督促相关企业整改。整改后,该软件只能根据驾驶人提供的行驶本等信息捆绑一辆车,还会就有关注意事项提前告知。



    公益诉讼

    助力筑牢隐私防线

    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对常见的200余款App应用软件进行过检测,发现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三类问题突出,亟待整治。一是安装软件之后,它会通过后台静默获取个人通讯录、相册等敏感信息;二是超范围获取个人信息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注册容易,注销难。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曾在随机抽查的197款应用程序中发现了多达388项问题。有的App玩起“霸王条款”,不勾选所有权限就无法使用;有的则搞“暗度陈仓”,表面收集手机号,背地里却偷偷抓取通讯录,甚至将信息打包卖给营销公司牟利;更有甚者因技术疏漏留下“后门”,让用户信息在黑客攻击中如同“裸奔”。

    针对App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现有法律规定还不太明确,涉及多个主体。并且应用程序数量大、更新快,个人信息处理的场景复杂,地域边界不清。



    横向是多头监管,纵向没有地域之分,这就导致针对App个人信息保护的日常执法主体很难明确,超范围过度收集和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仍呈高发态势。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授权检察机关可以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当下,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正在针对App、小程序等违规违法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检察机关持续发力

    推动网络法治强国建设

    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信息具有使用范围广、泄露发现难、调查取证难、证明与损害的因果关系难等特点,使得公众个体维权难度大、成本高、意愿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介入个人信息安全治理,2022-2024年共办理相关案件1.7万余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所面对的新形势、新问题,《今日说法》栏目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



    张雪樵表示,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公益诉讼来介入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特别是检察机关以“国家队”提起诉讼的方式,有利于推动各部门、各层级在执法、司法和守法各环节的协同治理。通过组织全国检察机关来办理App、小程序、线下消费场景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探索、建设个人信息“合法利用+必要保护”的法治新场景,培育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典型或者法治新生态。检察机关通过办理高质效、有影响的公益诉讼案件,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全面正确实施,来为网络法治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CCTV今日说法微信公众号 记者:陈雅 沈华钢 李政林 杨帆 李鹏)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e03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nm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