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联盟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谈生意,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风雨同舟担使命 声传千里护平安——北京市广电局筑牢应急防汛安全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31 11:30:4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1af9****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来源:首都广电「 暴雨受灾群众转移 」(图源:北京日报)自7月23日8时至29日11时,147小时的持续降水倾泻了北京常年近四成的雨量,密云、怀柔、平谷、延庆等北部山区受灾尤为严重。北京市广电局以应急广播为哨、以全媒宣传为桥、以安全播出为基,架起守护群众的“生命线”,为全市防汛救灾注入广电力量。(图源:北京日报)7月23日16时,北京市广电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广播三级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双值守”制度

    来源:首都广电


    「 暴雨受灾群众转移 」(图源:北京日报)

    自7月23日8时至29日11时,147小时的持续降水倾泻了北京常年近四成的雨量,密云、怀柔、平谷、延庆等北部山区受灾尤为严重。北京市广电局以应急广播为哨、以全媒宣传为桥、以安全播出为基,架起守护群众的“生命线”,为全市防汛救灾注入广电力量。


    (图源:北京日报)


    7月23日16时,北京市广电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广播三级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双值守”制度。局领导靠前指挥,紧急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作用,及时播发汛情信息,落实各项汛情应对措施。

    7月26日23时密云、怀柔、延庆相继升级暴雨红色预警。全局迅速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责任处室值班和技术人员值守制度,专业队伍每小时巡检应急广播指挥大厅、设备机房、电力供应系统等重点部位,实时监测信息播发状态,确保“关键时刻不掉线、重要信息不延误”。

    7月28日,局主要领导召开全市广电行业防汛工作调度会,第一时间传达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并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全市广电系统一盘棋”的大局观,坚决打赢这场广电防汛应急攻坚战。并提出五点要求:要杜绝侥幸心理,时刻绷紧行业安全这根弦;要强化值班值守,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处置能力;要发挥广电视听行业优势,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宣传引导;要突出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关键作用;要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各类信息传递快速顺畅。


    「 设备、线路抢修 」

    各安播单位同步进入“临战模式”:密云、平谷的应急广播大喇叭提前调试到位,北京市广电局指导歌华有线及分公司全面排查设备、备足人力物力,全市广电系统严阵以待,为防汛救灾筑牢第一道指挥防线。截至目前,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平稳有序,应急广播系统始终保持高效运转。


    应急广播是防汛救灾的“千里眼”“顺风耳”,更是群众安危的“预警哨”。为让这道防线更坚固,北京市广电局提前谋划、系统部署,制定了《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北京市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5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推动各区应急广播平台与应急、气象、水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定期协商机制,确保区、乡镇、村三级播发平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门头沟区-预警信息监测 」



    「 平谷区-预警信息监测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房山区-预警信息监测 」

    强降雨过程中,市级平台加强值班值守,接收并转发各类预警信息,实现红色、橙色防汛预警信息秒级发送。各区平台均部署有文字语音自动转换功能模块,方便语音快速播报。

    本轮降雨过程中,需要转移疏散大量山区百姓。延庆区应急广播平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信息播报、宣传动员,完成418户、854人安全转移疏散。平谷区应急广播协助安全有序转移2134户、4498人。各区利用高可靠终端的视频采集功能,助力更全面及时掌握雨情、汛情、灾情。


    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建立联动机制,指导带领北京广播电视台、歌华传媒、歌华有线、各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截至7月29日9时,全网共报道北京防汛相关信息424314条,监测到北京广播电视台和16+1区融媒体中心大屏端报道32条北京防汛相关新闻;引领北京广播电视台和16+1区融媒体中心111个新媒体账号,累计报道6437条北京防汛相关新闻,覆盖微信、微博、快手、抖音、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东城、北京昌平、北京怀柔、北京顺义、凤凰网、澎湃新闻、搜狐网、闪电新闻等42个平台,涵盖了主流社交平台、广播电视、各级各类新闻资讯客户端和网站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视听北京传播矩阵多维联动加强防汛防疫宣传,大小屏联动,做好防灾避灾宣传教育。全矩阵持续普及防汛知识和避险技能,特别是针对暑期学生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北京市广电局新媒体矩阵“首都广电”作为全市政务新媒体发布厅成员,及时按照全市宣传部署要求发布权威信息,并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发布了多条应急科普、暴雨中有大爱、各界驰援密云等地的接地气、暖人心的短视频作品,总阅读超500万,单条最高200万+;“北京时间”新媒体平台、《红绿灯》《首都晚间报道》等多频道多栏目连续发布地质气象预警动态通过“实时雨量地图”等可视化呈现降水分布;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动社区将视听平台发布的指引转化为宣传海报,让抽象的防疫知识变成具体的行动指南,让市民在防汛、防灾、防疫各环节都能获得清晰指引,形成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宣传工作格局。


    北京市广电局强化安全播出监测值守,2025年7月23日至28日,共监测市、区两级监测广播电视176套(广播:18套,180路,记25920频时;电视:158套,1880路,记270720频时)节目。IPTV平台监测电视节目145套(1102路,记158688频时)节目。5个高山转播站监测广播电视25套(广播:6套,10路,记1440频时;电视:19套,95路,记13680频时),实现“零停播”,保障了信息畅通无阻。

    为丰富相关区人员疏转移散后精神文化需求,北京市广电局要求歌华有线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各区统一要求,提供有线电视服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为安置点架设有线电视 」

    7月30日,北京市广电局指导歌华有线通州分公司对接11个堤内村转移安置点,配合属地优化安置条件,组织30多人的专业团队,连夜架设光缆1700多米,截止到中午12点,完成其中6个安置点的有线电视网络信号输送任务,安置群众可以实时看到总台和北京台节目,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开展防汛救灾相关资讯。

    虽然暴雨黄色预警已解除,但风险仍未远去。北京市广电局将继续坚守岗位,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作用,以更精准的信息传递、更有力的宣传引导,与全市人民一道,筑牢战胜风险的防线。

    好文共赏请转发 有话要说请留言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af9****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nm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