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区发改委获悉,作为海淀区“疏整促”专项行动中优化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品质生活生态空间的任务之一,以紫竹院街道作为项目主体的车道沟片区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已正式启动。项目将以“绣花功夫”实现小改造大幸福,以“织路透绿,‘车道’新生”为主题,通过优化交通、立面美化、植物景观升级、营造小微公共空间等举措,实现步行友好,重塑街区风貌,构建生态、文化、生活相融合的现代化街区,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方案结构图
“作为紫竹院街道众多片区之一,原本的车道沟片区存在道路破损、空间不足、围墙立面风貌差、绿化及设施不足等问题。”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告诉记者,本次项目以推动开放式街区建设为目标,以“织路透绿,‘车道’新生”为主题,对西三环北路、北洼路、车道沟南路、长智路以及美林东街5条道路及路侧公共空间进行环境整治提升,形成 “一轴-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实施 “一路一策”,增加片区亮点,5.5公里长的改造区域辐射9个社区,惠及6.5万居民。
记者了解到,本次更新项目以东西向街道空间为“轴”,针对现状问题点位进行整体的环境整治;以南北向街道空间为“带”植入街道文化系统,打造以城市会客带、舒适便民带为主的紫竹院特色街道;通过绿地、公共空间的“点”,为提升周围社区空间品质提供契机。提升后的车道沟片区将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城市更新样板,彰显海淀区城市魅力,最终形成“一轴-三带-多点”的空间结构。
▲车道沟南路改造后效果图
具体来看,在交通优化上,项目团队将“对症下药”:修补龟裂路面、局部拆除路侧植台、拓宽人行空间、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区,让居民出行更安全舒适。针对围墙风貌杂乱的问题,设计师摒弃传统封闭式砖墙,转而采用通透格栅与艺术围墙,并融入紫竹院地区的文化符号,让街区界面既美观又开放。
▲北洼路北口改造后效果图
“本次环境整治提升,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深度回应,项目将通过道路更新、拆墙透绿、绿化提升和公共空间改造等策略,为居民们打造一个宜居、绿色、开放的城市环境。”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如果说交通和围墙的优化是片区更新的“骨架”,那么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则是赋予街区灵魂的“血肉”。在车道沟片区的蓝图中,“三季有花、四季成景”的植物景观与“全龄友好”的公共空间成为两大亮点。
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空间赋能方面,将在现状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对环境与休憩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增添公共空间的活力。植被升级方面,项目将对路侧绿地补植多年生且好管理养护的灌木及草本地被,并引入藤本、攀援植物,通过垂直绿化提升‘绿视率’,让原本单调的路侧绿地摇身一变成为三季有花、四季成景的街道植物景观,践行花园城市理念。”
记者:郭思岐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