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联盟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谈生意,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重大进展!大同发现重要北魏遗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30 21:37:3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137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NEWS新发现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普查队在西册田村新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北魏遗址。这一发现,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社会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处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册田村,根据地理位置,暂命名为西册田北遗址。遗址位于桑干河南岸,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包含物丰富,可辨识的器型主要有陶壶、陶罐、陶盆及少量的建筑构件等。大同桑干河沿岸是大同


    NEWS

    新发现

    近日,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取得重大进展:

    普查队在西册田村

    新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北魏遗址。

    这一发现,

    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社会面貌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处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册田村,根据地理位置,暂命名为西册田北遗址。遗址位于桑干河南岸,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包含物丰富,可辨识的器型主要有陶壶、陶罐、陶盆及少量的建筑构件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大同桑干河沿岸是大同早期文明的孕育和发祥地,目前云州区沿河流两岸已发现大量的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大同地区史前遗址最重要的分布区域,对于研究现代人起源及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进程均有重要意义。

    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遗存,云州区也是北魏遗存的重要分布区,目前已在云州区发掘了多处北魏时期的墓地。西册田村周边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已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一处北魏时期的陶遗址。在新发现的这处遗址中,遗物以生活用品为主,或与已发现的北魏陶窑址相关,推测可能是陶窑址所属的生活居住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此次西册田村的发现为研究北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北魏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目前,普查队已启动遗址三维扫描建档工作,并结合出土的陶片等实物与专家开展进一步论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看!大同那些亮闪闪的北魏遗迹(部分)

    01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位于大同市东南2.5公里处,城南的柳航里小区附近,几次发掘受限于遗址破坏和建筑林立,只能对西部夯土台水渠以及南门遗址和辟雍的一小段进行考古发掘,并对整个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钻探和清理工作。

    经过1995年、1996年和2015年3次科学发掘和清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整个明堂遗址的外部为一个巨大的环形水渠。环形水渠以内的陆地中央,地表有一个正方形的夯土台,以正方形的夯土台为中心,四面方向各有一个夯土台。结合《水经注》《魏书》等文献的记载,可以初步断定此处为北魏平城明堂遗址。

    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多为建筑构件,大体上可分为筒瓦、板瓦、瓦当、瓦钉、兽门石墩、石夯及坯料等,其中瓦居多,瓦当多为兽面纹和莲花纹,造型威严精美,最具代表性。

    2016年建成现在的北魏明堂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组图来源:大同市博物馆官网

    02

    北魏1号建筑遗址

    2003年,大同操场城发现北魏1号建筑遗址。该遗址位于操场城街的东侧,紧邻大同四中。该遗址地处市区,破坏严重,未能进行大面积发掘。主要发掘内容以夯土台基为主,以及夯土台基周围地面、柱穴、烧土面积、灰坑、窑址、乱葬坑等。

    出土文物多以北魏时代居多,少量汉代和辽金时期的文物。北魏出土文物主要有瓦当、板瓦、筒瓦、当勾、瓦钉、柱础石、长方形砖等建筑构件,其中瓦当种类变得丰富起来,文字瓦当有明显断代的“大代万岁”瓦当,还有“传祚无穷”瓦当、“万岁富贵”瓦当等,文字字样也比较丰富;莲花纹瓦当不仅有单瓣纹样还有双瓣纹样,还出现了莲花化生童子瓦当;兽面瓦当也大量出土,有不同规格的大小两种,制作规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北魏一号建筑基址发掘图 资料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出土莲花纹石座

    图源:大众考古公众号


    ▲兽面瓦当

    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图源:大同市博物馆公众号

    03

    北魏2号遗址(北魏粮仓遗址)

    2007年又在操场城1号建筑遗址附近发现北魏2号遗址,即北魏粮仓遗址。该遗址位于操场城翰林别院内,距离操场城北魏 1号仅150米,遗址又名北魏太官仓储遗址,发掘面积375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100多处,时代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其中建筑遗迹15座,灰坑96座,墓葬2座。主要遗迹时代以北魏为主,位于发掘区的北部,面积较大,保存状况不完整。粮窖遗址共5座,发现谷物堆积和秸秆堆积。

    出土遗物也多为建筑构件,其中秦汉遗物比较多,多为植物纹瓦当和云纹瓦当,汉代标志性“平城”瓦当居多,30余件。北魏遗物多为柱础石、板瓦、筒瓦、瓦当等,其中莲花纹瓦当2件,多为六瓣单瓣莲花纹饰,还有7件文字瓦当,饰有“万岁富贵”“皇祚永延”字样。唐之后的遗物也多为建筑材料,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用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大同操场城北魏宫城建筑2号遗址

    图源:晋中市博物馆公众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夯土台基上分布有50多个柱础石和5个圆缸形粮窖遗迹

    图源:晋中市博物馆公众号


    ▲西汉“平城”瓦当

    2007年大同操场城北魏2号遗址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图源:深圳博物馆公众号

    04

    北魏3号遗址

    2008年,又发现操场城北魏3号遗址。该遗址距离1号遗址仅10余米,发掘面积将近500平方米,除北魏遗迹外,还有汉代、辽金和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现了1座北魏夯土台遗址,厚1.3米,由于遭到周围现代建筑破坏,面貌全非,虽然残破,但也是北魏皇家建筑的一部分,对于整个北魏平城宫殿的平面布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区域应该就是北魏皇宫所在。

    出土遗物也多为建筑构件,其中北魏建筑构件多以板瓦、筒瓦、瓦当为主。瓦当有莲花化生瓦当、兽面瓦当,还有“皇魏万岁”“万岁富贵”等多种文字瓦当。


    ▲操场城北魏3号遗址

    图源:晋中市博物馆公众号

    05

    北魏塔基遗址

    2018年在平城的外城东北部发现了北魏的塔基遗址,由于此地从北魏到隋唐辽金持续有人居住,对塔基遗址的破坏比较严重。塔基规模较大,从发掘情况分析,遗址平面应该为完整的方形,边长约40米,夯土厚达2.4米,四面正中均设有踏道。但是塔基之上的部分破坏严重,无法辨识其建筑样式。

    出土遗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建筑材料,包括北魏时期的筒瓦、板瓦、琉璃瓦、瓦当(富贵万岁、莲花化生)、青石板、青石望柱残件等。另一类是佛教题材彩色泥塑残件。这些泥塑残件制作精美,形象逼真,代表了北魏平城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外城东北的塔基遗址

    图源:文博中国公众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塔基遗址出土的雕像

    图源:文博中国公众号

    06

    铁牛里遗址

    铁牛里遗址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操场城东街与御河西路交汇处,2021年考古勘探中发现, 经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5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有夯筑的建筑基址,排列规整的柱础石,大量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数量庞大的佛教塑像残件,初步确定这是一处以佛塔为中心的北魏寺院遗址。

    经过3个月的发掘,铁牛里遗址的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遗址出土的遗迹遗物均十分丰富,主要的遗迹包括北魏时期的塔基及廊房基址、佛塔及寺院南部建筑倒塌时形成的堆积。主要的遗物有泥塑佛教造像残件、石构件、石雕造像残件、铁器、铜器、珍珠、玻璃珠、珊瑚、木炭、陶器等。其中保存较好的泥塑佛教造像头像残件230余件。

    通过对发掘区域周边的调查发现,塔基的北部、西部均有建筑遗存,充分表明这是一处以佛塔为中心的寺院遗址,原寺院规模较大,这对于全面了解北魏平城的寺院布局有重要价值。大同已发掘多处北魏平城时期的塔基遗址,以铁牛里遗址塔基的结构最为清晰完整,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佛塔的建筑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铁牛里遗址塔基

    图源:考古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铁牛里遗址出土造像

    图源:考古汇

    综合自央视新闻 大同日报 文博中国 考古汇

    来源:文博山西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37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nm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