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五十余名小营员在墨香与书香中架起连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桥梁。孩子们以稚嫩的笔触串联“上合精神”与“八一情怀”,在经典传承中书写少年担当,在创新实践中展现时代风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红色经典咏流传”朗诵展演环节成为活动最动人的开篇。小营员们身着演出服,在《乳娘》的朗诵中,用稚嫩而深情的语调,将烽火岁月中“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大爱娓娓道来;《军号》《老兵》的激昂吟诵伴着铿锵鼓点,每一声“向前”都似穿越时空的号角,既传递了军人钢铁般的坚毅品格,又与上合组织“共护和平”的理念遥相呼应。台下观众屏息聆听,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
原创作品分享环节中,少年视角里的家国情怀格外鲜活。郝昕然的《我和表姐海边玩儿》从赶海时捡到的一枚旧军徽写起,将祖孙三代的军旅故事藏进贝壳与浪花;吕若欣的《天津三绝》在描述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的字里行间,巧妙融入“鼓楼钟声里的安宁,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感悟。这些短文没有华丽辞藻,却让国学底蕴与时代精神在生活场景中自然交融。
“国学强军·笔墨传情”互动环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汉字铸魂”接力赛中,小营员们分成四组,将“八一”“上合”“和平”等关键词串联成句。“铁血丹心,军魂永耀”“丹心映日,军魂昭昭”“上合携手,共谱新篇”“上合聚力,共护和平”——协作中,孩子们对汉字文化与红色内涵的理解愈发深刻。“战地家书”仿写活动更显心意,孩子们模仿岳飞《满江红》的豪迈、诸葛亮《出师表》的赤诚,给戍边战士、消防员等“心中的军人”写信。“愿以笔为枪,护我山河无恙;愿以书为甲,守这人间安康。”稚嫩的笔迹写下的句子贴满三米长的“和平心愿墙”,构成一幅动人的集体创作景观。
这场经典与创新的碰撞,让孩子们在笔墨间领悟“和平、合作、和谐”的深意,不仅展示了国学写作营的丰硕成果,更以少年视角诠释了红色基因、传统文化与国际合作的时代内涵。当“上合蓝”遇见“八一红”,当国学墨香浸润少年心灵,便是最好的成长礼。
图文来源:滨城女性
编辑:木南
校对: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