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兰考县乡村文体助力项目启动仪式顺利举行。项目将在仪封镇建设村民活动中心、高标准篮球场、丰收节主会场大舞台并支持篮球赛事,同时援助“四面红旗村”建设文化广场,旨在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培育文体人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构建“设施—人才—活动”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01 项目启动,为乡村文化注入新动能
2025年8月14日,兰考县乡村文体助力项目启动仪式在兰考县仪封镇举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代表、兰考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志勇、三文建筑事务所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何崴、仪封镇人民政府镇长袁旺和项目各相关单位代表出席活动。
兰考县乡村文体助力项目启动仪式
兰考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志勇指出,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体育为基。乡村文体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提升乡亲们生活品质、增强乡村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兰考始终将乡村文体建设视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本次乡村文体助力项目意义重大,期待项目早日建成,共同开启兰考乡村文体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兰考县副县长张志勇致辞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代表表示,启动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兰考县乡村文体助力项目正式扬帆起航。未来,各方将围绕“打造品质工程,夯实项目根基”、“组织品牌篮球赛事,提升项目影响力”和“聚焦公益初心,惠及广大村民”三点统筹协作,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与长远发展。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代表致辞
仪封镇人民政府镇长袁旺在致辞中对各方给予的支持致以诚挚感谢,并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仪封镇的文体设施条件,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为仪封镇的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仪封镇人民政府镇长袁旺致辞
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何崴教授表示,文体事业在乡村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项目建筑设计团队,他们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通过专业力量赋能兰考县乡村文体事业发展,以专业态度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并期待援建设施能丰富当地农民的文体生活。
何崴教授致辞
02 因地制宜,针对性满足村民文体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硬件资源的质与量仍存在显著短板:部分地区文体活动场所狭小陈旧,运动器材种类单一、破损老化问题突出。与此同时,设施功能与村民需求错配现象明显,健身器材闲置、多功能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并存。同时,文体活动形式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设计;专业人才短缺导致活动组织水平受限,城乡资源联动不足使乡村难以获得持续的专业支持。
针对乡村文体设施薄弱、人才不足、文化生活单一等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3年发起乡村文体助力项目,以完善文体基础设施为切入点,通过多维度举措破解乡村文化发展瓶颈。
2024年底,在幻方量化的支持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河南省兰考县实施乡村文体助力项目。项目团队前期调研发现,仪封镇仪封村、代庄村和“四面红旗村”(葡萄架乡赵垛楼村、惠安街道韩村、红庙镇双杨树村和堌阳镇秦寨村)普遍存在资源长期闲置、公共服务缺失等现象,如篮球场老旧破损、设备不足;“四面红旗村”多处广场、空地和闲置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既缺乏休闲健身与儿童娱乐空间,也缺少展示乡土文化的载体。
项目组实地走访调研
基于此,在设计中,项目团队坚持“朴实朴素、简约简单、用心用情、落地落实、标准标志”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建设方向上,项目以完善功能、安全升级与文化赋能为核心,既补齐公共文体设施短板,又将乡土记忆与红色基因融入景观与建筑设计,让公共空间在日常使用中传承精神、凝聚情感。
03 释放多维价值,构建可持续模式
项目建成后,仪封镇村民活动中心将设置老年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厅、室外交谈区、儿童娱乐区、共享菜园和戏台;高标准篮球场及活动广场将既为青少年提供专业运动空间,也可服务于中老年健身与县际赛事,推动全民参与;村民大舞台将为豫剧、麒麟舞、仪封三弦书等地方非遗提供固定展演场所。
项目效果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村民活动中心功能布局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老年活动室室内立面效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高标准篮球场
儿童娱乐区效果图
“四面红旗村”文化广场将结合赵垛楼村的林荫与步道、韩村入口的黄河意象、双杨树村的故事长廊与健身区、秦寨村的滨水步道与盐碱地改良景观,展现各村特色。
拟建“四面红旗村”文化广场效果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葡萄架乡赵垛楼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惠安街道韩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红庙镇双杨树村
堌阳镇秦寨村
不同于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兰考县乡村文体助力项目将通过系统性的空间改造与功能赋能,从文化、社会、治理等多维度为基层发展注入活力。这些公共空间不仅能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将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隐形引擎”,效益显著:
其一,促进基层社会凝聚力与共同体意识。
村民活动中心将提供固定的议事、学习与娱乐场所,推动邻里互动常态化;高标准篮球场与村民广场通过赛事和节庆活动凝聚参与热情,强化团队协作与集体认同,助力形成“一村一聚”的社区联结模式。
其二,推动文化振兴与精神生活提质。
村民大舞台与文化广场将为非遗和节庆活动提供常态化展演场所,使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丰富村民精神文化供给,并引导青少年参与体育与文化实践。
以实现“设施有人用、活动有人办、文化有人传、社区有人管”为目标,兰考县乡村文体助力项目创新地构建了“设施-人才-活动”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项目在兰考县的实施将不仅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更将培育当地内生发展动力,为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实践样本,有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从“送文化”迈向“种文化”深刻转变。
针对部分乡村地区文体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村文体人才较为匮乏以及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一等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3年发起了乡村文体助力项目。通过设施设备援助、培训赋能、活动支持等方式,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推动乡村文体人才培养,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