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润东平添秀色 泵引活水兴百行——
南水北调东线八里湾泵站调水护生态兴产业惠民生
秋阳照在东平湖的芦苇荡上,宽阔湖面翻涌起粼粼波光,渔船穿梭其间,泛起的涟漪轻轻荡漾至八里湾泵站的闸门下。这座矗立在山东省东平县的水利枢纽,一头连着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动脉,一头牵着“八百里水泊”的千年湖韵,正以水为媒,唤醒山湖间的生态生机、经济活力与民生暖意。
八里湾泵站的核心使命,藏在对东平湖的精细调度里。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末级调蓄湖泊,东平湖东通大汶河,北连黄河,兼具防洪、排涝、航运等多重功能,既是黄河下游防御大洪水的唯一重要蓄滞洪区,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调蓄场所和山东省西水东送的重要水源地。
八里湾泵站设计净扬程4.78米,四台机组实行“三用一备”原则,自2013年11月正式调水起,至今已累计调水入东平湖76.6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东平湖周边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大。如今,大汶河入湖水质常年保持Ⅲ类标准以上,让东平湖又有了“鱼戏浅滩、鸟掠清波”的生机。
漫步东平湖边,记者偶遇渔民售卖渔获,鲢鱼肥美、甲鱼硕大,银鱼在太阳下格外耀眼。“每年9月1日东平湖开湖后,我们都持证上岗,用合规渔网捕捞。渔民捞上来的不只是鱼,更是把东平湖的经济盘活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渔民王大哥憨厚地笑着,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平汉子在提起东平湖时,脸上总是止不住的笑意。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守住了生态底色,更是在调水工程与航运结合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功能效益,在八里湾船闸的闸门开合间流淌出经济与民生的活力。几年来,八里湾船闸累计过船1.2万余艘次,煤炭、钢材、水泥、化肥等货物顺着水运航道,送往南北各地。
“现在生产的化肥从东平港水运到安徽,每吨比陆运省30到40元。”港口运营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1万吨的船队跑一趟,就能节省大笔资金,这成本优势太明显了。”据该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公铁水”联运体系织就的畅通物流动脉,105国道、济南—菏泽高速公路的陆路运输压力大大缓解,东平港周边形成物流园集聚,带动周边仓储、加工、餐饮等配套产业营收超2亿元。“水经济”的红利,实实在在落进了百姓口袋里。
站在八里湾泵站顶层观景台远眺,东平湖的生态画卷与经济图景在此交融,水鸟掠湖、货船远航、游客欢笑。这泓远道而来的清水,经八里湾泵站守护疏导,既守住了生态绿意,又满载了民生希望,持续激活齐鲁大地的无限生机与可能。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宋雨恒
![]()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


